鰟鮍俗名牛糞鯽、紅目鯽,西北地區俗稱彩片,四川有的地方叫簸箕魚,板凳魚,因為很扁。體長5-8cm,壽命為3-4年。眼有彩色光澤,背面淡綠色,略帶藍色的閃光,腹面銀白色。繁殖期的雄魚色澤艷麗。生活在淡水中,雜食性,吃水生植物以及水生生物,卵產在活的河蚌里。
中文學名:鰟鮍(páng pí)
拉丁學名:Rhodeus sinensis Gunther
其他名稱:牛糞鯽、紅目鯽、葫蘆片、彩片、扁擔魚、簸箕魚、四方皮、鏡魚、彩圓兒
科屬分類:鯉科、鰟鮍屬
產地分布:我國各地均有分布
生長于整個歐亞大陸,主要分布于亞洲的中國、朝鮮、韓國、日本、越南、緬甸、老撾等地。據《中國動物志鯉形目中卷》記載本亞科魚類在中國有5屬約21 種,大多為廣布種,除青海、西藏、新疆、甘肅、寧夏、內蒙古河套地區及許多內陸河湖外,幾遍及各江湖。常見的有高體鳑和大鰭鮐等,而黑龍江鳑和細鱗鳑在中國僅見于東北,臺灣亦有土生土長的。
形態特征:
魚體側扁而高,頭短,口小;須1對或無;臀鰭始于背鰭基下方,背、臀鰭頗長,有或無硬刺;背鰭分枝鰭條8~18根,臀鰭7~15根;腹鰭腹位;尾鰭叉狀;側線鱗完全或不完全;下咽齒1行;鰾有鰾管,分2室,前短后長,腸管盤繞形狀獨特,不作回拆走向,而是逆時針走向,并盤卷成圓形或橢圓形。體色因魚的大小、雌雄以及季節而有不同。稚魚在背鰭前方有一個 大黑斑,成魚則漸褪。雌魚體色呈淡土黃色,沿尾柄中央有條向前的淺藍色條紋。雄魚在繁殖季節時,體色特別鮮艷,尾鰭中央為紅色縱紋,甚至于尾柄處有一紅艷的珠紅斑點,胸鰭上方有一淺紅色斑,頭頂后方有淺藍色的金屬光澤,胸鰭、背鰭與臀鰭末端紅色,眼睛紅色.雄魚婚飾明顯,色彩分外鮮艷。具有觀賞性。
生活習性:
適水溫為14 - 28℃,對水質并不挑剔。此魚性情溫和,常成群游動覓食,喜好清潔而植有水草的草缸中。
繁殖習性:
鰟鮍魚的繁殖比較有意思,鰟鮍魚和河蚌稱得上是至愛親朋,雙方互為其后代的養母,在鰟鮍魚生活在淡水湖沼中,到了產卵季節,他們常常雌雄相伴,在水中尋找河蚌的棲息場所。
一旦發現河蚌,雌魚就伸出產卵管,插入河蚌的入水孔中,把卵產在河蚌的外套腔里。隨后,雄魚也在蚌的入水孔附近射精,使精子隨水流入外套腔使卵受精。受精卵依附在河蚌腮瓣間進行發育。由于河蚌不斷吸水,供給充足的氧氣,加上貝殼的保護,鰟鮍魚的受精卵在蚌殼內無憂無慮地生長發育,直到孵化成幼魚。
河蚌在收養鰟鮍魚后代的同時,也把自己的子女托付給了鰟鮍魚撫養。當鰟鮍魚從河蚌的身旁游過時,由于水的振動刺激了蚌,它就把大量的鉤介幼蟲從出水孔排出來鉤附在魚體的鰓或鰭上。魚體由于受到鉤介幼蟲的刺激,便很快形成一個個被囊,把幼蟲包裹起來。幼蟲寄生在魚體內以外套膜上皮吸取魚的養分。經2一5周,形成幼蚌,破囊離魚體,沉入水底生活。
鰟鮍簡介
-
相關文章
-
來吧,看水草速度
這水草長得真快啊,2月23號到現在,長了幾十公分了 -
開缸大吉!!!
新手,亂搞的,大佬給個評價,指導指導!!! -
怎么長出綠油油的一片
圖1中間怎么防止長這種東西圖2怕也要變長 -
中國斗魚
野生的斗尾巴比人工的小 -
超愛吸鰍的,有喜歡吸鰍的朋友嗎
超喜歡各種吸鰍,可以養不了熱帶吸鰍
愛魚豬
學習了
寶貝疙瘩
學習了
木子溪
學習啦
5007
學習啦
小夢想
學習了
罪☆Angel
學習了
杰斯汀
感謝分享。
風輕云淡
學習了
一金蝦
學習了
幽星人
我的缸里有鳑鲏跟河蚌,我說我的鳑鲏身上怎么那么多圓點點,我還以為是其他寄生蟲,曾經讓我撈出來扔了。